向内延伸,空间依次展开。接待区由品质家具与摆件装点,形成轻松待客空间;文化墙静立一侧,传递着企业理念;水吧台兼顾精致与实用,借开放式布局,三者有机串联,共同打造出集接待、展示、休闲于一体的枢纽空间。
办公区域摒弃了传统格子间设计,而是采用开放式设计,以达到自由、舒展的状态,更利于团队的沟通合作。并在空间内融入拱形门洞设计,在为空间增添柔和感与趣味性的同时,巧妙地划分功能区域,创造出隔而不断、层次连贯的空间体验。
一侧设置休闲区,布局灵活舒适。从惬意的沙发、休闲椅,到点缀其间的绿植,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用心,旨在打造如家般惬意自在的氛围,成为员工舒缓压力、放松身心的宁静角落。
董事长办公室延续了整体空间设计风格,兼顾办公与洽谈功能。采用大面积木质铺陈,核心区域一张深色长桌,传递出沉稳、专业而不失雅致的格调。同时装点挂画与绿植,为空间增添艺术气息与盎然生机。
会议室区域依旧围绕温润木质展开,大幅淡化了传统办公的商务气息。这里以轻家居理念打造,一张长桌搭配舒适座椅,几盏造型别致的暖光吊灯低垂于桌面之上,旨在营造一个亲切、放松的交流空间,让思想在无拘的氛围中自然碰撞。
一楼的社区空间是这个项目的亮点之一。这个区域打破了传统办公空间的界限,成为工作和社交的交融场所。食物区、休息室、咨询室等区域巧妙融合,既满足了员工的日常工作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放松、交流的场所。绿色房间通过滑动玻璃门与周围空间相隔离,成为一个宁静的休息区,配有橡木花盆和中央圆桌,充满自然气息。
一楼的欢迎区由两个相互连接的空间组成,既是接待客户的地方,又能在需要时转变为活动空间。接待区采用大天窗引入自然光,并通过定制木镶板装饰,展现出自然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中央的翁格格书桌成为视觉焦点,古铜色的黄铜隔板在不打破隐私的前提下,将客户接待区与休息室有机分开。
休息区则拥有可移动座椅和折叠面板,能够轻松转换为活动空间,满足不同类型会议和社交活动的需求。石灰石酒吧和中央休息室进一步丰富了这个灵活的社交空间,使其不仅仅局限于正式接待,还成为员工和客户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
从一楼延伸至四楼的工作区域设计注重透明和开放,采用大面积玻璃隔板,将单一用途的办公室与周围的走廊相连接,保持空间的通透性。其他区域则采用开放式布局,融合了混合空间、电话亭和会议舱等元素,使得员工在同一空间内可以灵活转换工作模式。定制设计的木围栏巧妙地界定了休息区域,提供了非正式的聚会场所,提升了空间的互动性与灵活性。
顶层的会议和活动区域则是另一个设计亮点,向两个全景露台开放,提供了360度的城市景观体验。会议室与活动准备室通过定制家具与地板到天花板的饰面与室外空间无缝连接,激发了互动与对话。这些空间不仅提升了办公环境的功能性,也反映了建筑师对外部环境的尊重与融入。
按键到访,电梯间是访客的首次体验。
材质的碰撞拥有着能够穿透空间的蓬勃力量。青绿渐变晕染像极了芯朋对光阴的诚意:“向下扎根如古柏沉潜,向上生长若新竹破空”,富有呼吸感的同时激发精神内核。
开放式办公区承载着芯朋人光阴的投注。糅合了多种绿色的生机张力作为贯穿空间的色彩,串联并建立每个空间的联系,开放与流动体验更好地接纳了空间多样化。
会议室以多种主色刻意制造色彩抢夺,强化视觉记忆点,将会议功能转化为可感知的使用体验, 鼓励芯朋通过空间表达企业个性,逃离千篇一律的审美疲劳。
大会议室被设定为一个“专业且强势”的空间。空间主灯与原木温文肌理的搭配,完成了对空间美的感性呈现和对工作场所期许的理性表达。
绘于其上的苏州园林符号,不仅寓意山水相依,更是守望相助全新的芯朋内涵,实现 “传统赋能创新” 的会议新体验。